今年七月初俄羅斯總統普丁簽署通過了一個新法例:規定只有俄羅斯出產的氣泡酒才能稱為香檳,並可以沿用Shapanskoye,俄文的香檳一詞(шампанское)。所有非俄羅斯生產的香檳,通通改叫做氣泡酒,亦不能使用Shapanskoye。法例一出全球葡萄酒業界一片譁然。目前暫時的權宜作法是:其他國家(很明顯就是法國)生產的香檳,雖可以保留原本前標上的Champagne一詞,但必須在背標加註氣泡酒。法國香檳變成了氣泡酒而俄羅斯的氣泡酒變成了香檳。
香檳這個名稱被超過120個國家保護及認同。雖然俄羅斯並不在其中,但還是有著默契,然而此舉破壞了俄羅斯和歐盟之間長達20年的默契。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俄羅斯為了保護和振興國內的生產者而有此類較為爭議性的做法。比如說在2014年,對於帕瑪森,高達起士以及伊比利火腿的限制。2017年對於進口的氣泡酒課以重稅等等。但此次直接挑戰了歐盟實行已久的原產地名稱保護法規(Protected Designation of Origin;PDO)。
身為唯一香檳原產國法國氣得跳腳,第一時間法國香檳委員會馬上叫停了對俄羅斯的供貨,但LVMH旗下的Moët Hennessy宣布Dom Pérignon,Veuve Clicquot,Krug等會配合當地法規,在背標加上氣泡酒一詞。香檳的年產量在2億3千萬瓶左右,而俄羅斯每年進口差不多2百萬瓶,排名進口量的第15.雖然並不多,但俄羅斯市場偏好高價的香檳品牌及品項,這就不難看出為什麼LVMH集團會開第一槍了。
法國人一向對自己的葡萄酒相當自豪的,先撇開跨國大企業不談,本地香檳生產者對於香檳之名以及其家族品牌有著不容挑戰略帶傲氣的自信,要在他們的香檳加上氣泡酒一詞,可以說是難上加難。想必還有很長的一場外交談判要走。WTO的介入應該只是時間的問題。對於此是香檳之爭,其實更重要的是深層次地位與身分的認證。若是開了先例,後續恐怕會有連鎖反應,各國修法重新定義,香檳之名可能會失去原有的光環及歷史意義。想想若日後酒杯裡的香檳不是出自法國香檳區,那我們喝的真的還是香檳嗎?
~~~~~~~~~~~~~~~~~~~~~~~~~~~~~~~~~~~~~~~~~~~~~~~~~~~~~~~~~~~~~~~~~~~~~~~~
作者小檔案:JC 是對旅行,美食,和葡萄酒有著無比狂熱的探險家。在大學時期,到波蘭做交換學生,奠定他對歐洲文化的薰陶和認識,之後憑著他對葡萄酒的熱情,在大學畢業工作後,毅然決然轉換跑道,到法國 ESC Dijon Bourgogne 進修 Wine Business,並在法國當地酒莊實習,深入了解葡萄酒的生產,製造,及經營。順利取得碩士學位後回到台灣。
~~~~~~~~~~~~~~~~~~~~~~~~~~~~~~~~~~~~~~~~~~~~~~~~~~~~~~~~~~~~~~~~~~~~~~~~